(记者胡 果)
时间:2018年5月23日
地点:天津市宁河区七里海湿地
小满刚过,晴日暖风。一大早,天津市四大班子成员直奔宁河区七里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现场办公。
阳光下的七里海水天一色、苇枝轻摆,像一块绿宝石静静躺在京津腹地。一群鹭鸟掠过水面,宝石瞬间灵动起来。
233平方公里的七里海,称得上“京津之肺”。无序开发、保护乏力,宝石一度蒙尘。2017年起,天津启动七里海湿地保护修复五年规划,引水调蓄、苇海复绿、鸟类保护、生态移民,十大工程同时铺开,被农家乐、垂钓园围困的七里海,开始回归。
“蓟运河、潮白新河和七里海打通治理,短短一年,七里海水质得到改善,已由Ⅴ类变为Ⅳ类。”宁河区委书记王洪海介绍。
“生态是个大系统。去年天津6月20日才下第一场雨,今年3、4、5月都有雨。月平均降水量去年20毫米,今年呢,70毫米!”市水务局局长孙宝华说。
“七里海之变来之不易,同时只是起点。”市委书记李鸿忠说,“今天市直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都来了,宁河区乡两级的党政一把手也来了,就是要亮出问题,面对面解决问题。”
“生态移民资金压力大,恳请市里加大支持。还有,希望将宁河的未来科技城定位为天津的人工智能产业基地,用好生态招来好产业。”王洪海说。